香港樂壇喺近十年比人既感覺都係原地踏步,加上越嚟越多既平台可以聽世各地既音樂,好多香港人已經唔再聽廣東歌。但係近依一兩年,突然又多咗一批新既觀眾留意翻香港樂壇,前排既叱咤更加引嚟全城既討論,背後既原因有好多,而mirror既成立我認為係其中一個主因,所以我想喺依篇文講吓mirror對香港樂壇的影響。
好多人將近十年香港樂壇衰落歸究於廣東歌質素比以往差,但係作為一個聽好多90年代到2010年代廣東歌既聽眾,其實廣東歌不論詞曲都仲係好頂級,畢竟作曲作詞既班底都唔係變咗好多。但近十年出現既現象就係紅歌唔紅人,喺YouTube變得普及後,好多廣東歌都有過百萬既點擊率,就算有啲無咁出名既歌手都會有幾首歌好多人聽過,但係好多聽眾可能會連個歌手既樣都唔認得,更加無咗追星既熱潮,可以話近十年既新人有好多好出色既歌手,但係就出產唔到偶像,變相好多香港觀眾就去咗追外國,特別係K-pop既明星。但當全民造星開始,到mirror既出道,香港既追星熱潮突然間變到好火熱,現場既應援、廣告燈牌、簽唱會等等,依啲好似只會喺韓星身上出現既野,竟然重新出現喺香港樂壇,為樂壇注入咗新既能量,仲出現咗新既機遇。
Mirror既成功在於採用咗韓式既體系再加上大量既資源投入。Mirror同好多韓團一樣,以跳唱為主,齊整既舞步加上澎拜既音樂,吸引到唔少聽開K-pop既香港觀眾,再加上每個單飛既成員都各有風格,滿足到唔同既樂迷。姜濤行青春偶像路線,用甜密既情歌吸引唔同年齡層既女觀眾;Ian行既路線就比較似其他香港歌手,用K歌既形式,適合一直聽開廣東歌既觀眾;阿Jer推出既物語系列就比較非主流,幾首歌都好有意境,聽落好舒服,再加上幾首歌既連貫性,雖然未必吸引到所有聽眾,但係就會有一班好鐘意,可以日日loop既聽眾;而Anson Lo就以跳唱快歌做主打,依種路線喺香港都比較少見,比到樂迷新鮮感。除咗本身聽開廣東歌既樂迷,最重要係吸引一班好少留意廣東歌既聽眾,而依班聽眾好願意付出金錢同時間比佢地既偶像, 為香港樂壇注入新既力量。
再者,viutv比咗好多出境機會mirror既成員,由一出道既mirror go,到之後唔同既劇集、綜藝甚至係主持,基本上有睇viutv既觀眾都會見到佢地,成功令mirror入屋,而且佢地都係全民造星出身,觀眾對每一個成員都有一定既了解,甚至睇住佢地進步。比起曾經想行相同路線既組合好似天堂鳥、supergirls同as one,mirror既優勢在於佢地本身已經有一定知名度,加上viutv願意投放好多資源佢地,避免好似其他組合因為曝光率唔夠而慢慢步向解散。
可能有人覺得mirror既出現會令有質素但係外表無咁出眾既歌手少咗機會。但係我就唔太認同,首先我覺得佢地既受眾唔同,鐘意mirror好多都係以前比較少聽廣東歌既聽眾,而主流既廣東歌迷都仲係聽歌多過聽人,林家謙正正係一個好例子,佢既樣貌唔算出眾,但係佢既歌照樣好受歡迎,出道兩年已經有好多聽眾欣賞,可見偶像派同實力派既歌手係可以喺香港樂壇並存。長遠而言,更多元化既樂壇會令更多人留意廣東歌,最終唔同類型歌手都會有得益,香港樂壇亦可以更健康地發展。
未來如果有公司想推出新既偶像組合,我認為最重要係有特色,其次係要有足夠既資源比到佢地,始終香港樂壇對偶像組合既需求都未算好高,mirror同error都因為好有自己既特色,先有咁多忠實fans。而新出既組合P1x3l我認為定位比較模糊,三個成員都唔係好有個人特色,好大機會只會吸引佢地3個本身既fans,而且觀眾群同mirror相似,如果佢地想有更多人認識,相信要花多唔少功夫,
總括而言,mirror喺依刻比起四大天王等等既偶像當然仲有一段好長既距離,但係兩者既時代背景同社會風氣相差太遠,其實好難作比較。Mirror做到令香港樂壇更多元代,好多以前唔聽廣東歌既人都留意翻廣東歌,就已經好足夠。香港樂壇既未來,仲係有唔少希望。